廊坊市10年人口增长110.5万人的背后

时间:2022-10-07 02:10:46 | 浏览:412

廊坊城区鸟瞰。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孙占稳、解丽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廊坊市常住人口为5464087人,居全省第七位。与2010年相比增加1105248人,增长25.36%,远高于全国5.38%的

廊坊城区鸟瞰。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孙占稳、解丽达)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廊坊市常住人口为5464087人,居全省第七位。与2010年相比增加1105248人,增长25.36%,远高于全国5.38%的增长水平。同时,人口增量占到全省同期的40.1%,全省第一,呈现人口流入速度加快、性别结构明显改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型城镇化进程稳步推进等变化。

人口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提升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战略底蕴。在飘红上扬的廊坊人口增长曲线背后,是一条同样上扬的经济增长线。2020年,廊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01.1亿元,是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1351.1亿元的1.5倍。10年间,廊坊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两个翻番”的目标圆满实现。

霸州经济开发区内的维信诺柔性显示模组项目,填补河北产业空白。

业兴人旺,10年人口增长超百万,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加快建设、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带来的“天时”,廊坊特殊区位、交通设施高度发达的“地利”和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支持、全市上下同欲团结奋进的“人和”带来各种机遇叠加的直观反映,展现着当下廊坊经济的蓬勃发展,更为廊坊未来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石。

廊坊,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京津雄“黄金三角”的核心区。近年来,廊坊市紧紧抓住协同发展重大机遇,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扎实做好深耕北京、融入机场、借力雄安三篇文章,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协同发展为廊坊带来的历史性变化正在日益显现。仅“十三五”期间,廊坊市就累计引进京津项目552个、资金2520.8亿元,共签约北京成果转化项目1734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额达到58.1亿元。

一年一度的“5·18”廊坊经洽会,成为廊坊招商引资、开放发展的“金字招牌”。

坚决落实京冀交界地区和雄安新区周边地区管控政策,严格执行北三县与通州区“四统一”要求,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圆满完成历时8年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保通航任务,举全市之力推动临空经济区规划建设强势开局;扎实做好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等雄安新区服务保障工作,为重大国家战略顺利实施作出了廊坊贡献,也为廊坊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制定出台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实施方案,成功举办北京市与廊坊北三县项目推介洽谈会等对接交流活动,与通州区、武清区开展战略合作,与大兴区、北辰区建立教育联盟,与北京市卫健委共同实施京廊中医药协同发展“8·10”工程,中国人民大学新校区大厂拓展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分院(廊坊院区)等合作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了一批示范性、标杆性、带动性的合作成果。

扎实推动交通、产业、生态三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新机场北线高速、津石高速、密涿高速(廊坊段)、京秦高速(京冀、冀津接线段)建成通车,京雄城际开通运营,京唐铁路等9条轨道交通和京德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项目加快推进,与京津雄快速便捷的一体化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等7个园区和载体项目列入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平三蓟”京津冀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

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引领廊坊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图为大厂影视小镇。

如今,开放的廊坊已成为无数人才创业的热土、筑梦的高地。来自廊坊市商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以不到全市3%的土地,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新上项目、90%以上的新兴产业,贡献了全市70%以上的税收收入和99%的实际利用外资。

优质的产业吸引大量高素质人才,而优质的人力资源又助推产业持续升级。“十三五”期间,廊坊市抢抓协同发展机遇,围绕融入北京高精尖产业链条,着力构建“1+5”主导产业格局,着力打造“7+6”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与北京紧密关联、衔接配套、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

他们累计实施省重点项目195个、总投资6932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占比达到87%,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3.6%提高到35.6%,电子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全省领先,推动人才快速聚集。

他们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2396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60家,整治“散乱污”企业1.6万家,4家钢铁企业、1974万吨钢铁产能全部退出,三次产业结构由8.6:37.5:53.9调整为6.7:31:62.3。

他们大力实施园区“二次创业”和“倍增计划”,14个省级以上园区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新项目、90%以上的新兴产业,吸引了华为、富士康、维特根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户,全面叫响“亩均论英雄”,全力打造经济发展“高产田”。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企业开办时间进入“小时”时代。

持续做优营商环境,让更多来廊的企业、更多到廊的创业者从“愿意来”到“不想走”,营造了“近者悦、远者来”的人口聚集生态。“一枚印章管审批”全面推开,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7个小时以内,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58个工作日以内,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均达96%以上。2020年,廊坊市场主体达到48.1万户,在全省唯一连续8次获得“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称号。

同时,他们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廊坊市专家选拔、管理、培养和使用办法》等20余项政策措施,坚持政策激励吸引高端人才,形成较为完整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体系。2020年,廊坊市就柔性引进战略新兴产业人才1.4万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101人。

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绿色成为廊坊最美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廊坊市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他们坚持科学治霾、协同治霾、铁腕治霾,深入实施扬尘治理、散煤整治、重点行业企业污染治理、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提升等攻坚行动,全面完成农村地区“煤替代”等重点工程,全市能源结构、产业结构、交通结构不断优化,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十三五”期间,全市PM2.5年均浓度由85微克/立方米降至4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7.89降至4.88,优良天数由185天增至252天,在全省率先退出全国“倒排前十”,连续5年被评为全省大气污染防治考核优秀单位,人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越来越真切。

他们大力推进水污染整治,提前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治理,6条国省控河流7个断面全部达到V类水体以上,一举扭转“十三五”初期均为劣V类的局面,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画卷得以重现,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位列第一。最近5年,廊坊市新造林133.38万亩,“千亩樱花海”“万亩银杏林”等一批高质量绿化工程成为京津周边森林生态休闲旅游胜地,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绿色成为廊坊最美底色。

连续三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开展断头路打通、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聚焦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廊坊市还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承载能力大幅提升。2016年以来,他们实施断头路打通、棚户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主城区打通断头路21条,艺术大道东西贯通,西南环线全线闭合;全市完成棚改项目87个,改造老旧小区327个,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持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置等一批“补短板”工程建成投用,全市路网密度达到179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一。

他们还大力实施县城建设攻坚行动,城市面貌显著提升,固安入选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城市,文安、大厂成功创建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改造危房1783户,完成改厕66万座,提升改造农村公路3144公里,香河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比2015年提高7个百分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大力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民生实事,廊坊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十三五”期间,廊坊市连续三年实施“20项民心工程”,财政民生支出累计达到2418.7亿元,是“十二五”时期的近两倍,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他们扎实推进扶贫脱贫,1918户474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新增就业31.35万人,登记失业率连年全省最低,城乡居民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和城乡低保、特困人员等社会救助标准保持全省领先;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79所,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如期完成;“四医联动”改革深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不断完善;成功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取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相关资讯

正式官宣!房价腰斩之后,廊坊全面放开限购了

作者:子非鱼01廊坊全面取消限购北京睡城廊坊,终于官宣取消限购了。8月8日,河北省廊坊市正式公布了《关于支持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六条政策措施》。明确:取消户籍、社保(个税)等不适应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的限制性购房条件。同时对"北三县"

六大工程提绿增绿!绿美廊坊:林在城中城在林中

实施六大工程持续开展提绿增绿行动全域创建森林城市绿美廊坊:林在城中 城在林中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已全部申请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其中,6个县(市、区)同时申请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全省唯一一个全域开展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的设区市。今年前4个月

河北廊坊9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16.9亿元

图为廊坊市2021年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摄河北新闻网6月4日讯(河北日报记者孟宪峰)“项目主要在廊坊开发区建设8座厂房、分拨中心及配套设施,实现企业在一个园区内可以完成原材料存储、产品生产加工、成品展示、分拨

五个廊坊

“临空之门”背后藏着哪些财富密码?民营经济怎样实现“二次创业”?园区建设,腾出哪些“笼”,换来什么“鸟”?协同发展,怎样承接京津、如何借势雄安?4月29号上午9:00—11:00,河北综合广播同步推出全媒直播——高质量发展看廊坊,聚焦廊坊在

廊坊市广阳区:"提前介入""靠前指导"推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闫晓龙 河北日报记者解丽达)近日,坐落在廊坊市广阳区金星道的廊坊市对口援疆项目新疆特色馕店——娅克西餐饮服务部正式开张营业。在这家餐饮服务部办理前期相关审批手续时,广阳区行政审批局工作人员提前介入、靠前服务,推动项目快速

总投资86.02亿!廊坊市广阳区7个项目集中开工

廊坊市广阳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现场。吴杰摄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崔慧洁 河北日报记者解丽达)万众一心战疫情,迎难而上抓发展。3月2日上午,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广阳经济开发区佳途物流项目现场举行。当天,广阳区共有7个重点项目参加,

安次:抢抓“西扩南拓”机遇打造廊坊城市新中心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张欢、刘建斌)2022年,安次区将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211”战略,落实“五五四三”工作思路,抢抓“西扩南拓”机遇,打造廊坊城市新中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推动主城区

廊坊市安次区13日18时起全域道路实施封控

来源:安次发布廊坊市安次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安次全域道路实施封控的通告广大居民朋友:为坚决阻断新冠疫情传播途经,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根据国家、省、市有关疫情防控工作规定,经研究决定,自2022年3月13日18时起,

河北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与廊坊安次高新技术产业园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图为会议现场。河北新闻网讯(吕宁)为大力实施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轮驱动”,进一步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6月3日上午,河北省数字经济联合会与廊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次高新技术产业园(廊坊市龙茂华园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战略合作框

河北霸州大规模乱罚款被通报!廊坊连夜开会:立即启动问责程序

七届市委常委会召开2021年第15次会议要求彻查彻改 引以为戒 举一反三杨晓和主持会议并讲话12月17日晚,七届市委常委会召开2021年第15次会议,连夜传达学习国办督查室《关于河北省霸州市出现大面积大规模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的督查情况通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邵阳新闻头条网宝宝起名字伊力特A股票网保龄球初学网双子座星座网荆门新闻资讯网今日唐山小鹏汽车股票行情无人机航拍网巴中今日新闻网张姓女孩名字大全金牛座星座网万科A股新能源汽车网益阳头条新闻网柏林旅游网翻译在线网站贵州茅台A股今日吕梁陈氏陈姓宝宝起名防城港新闻资讯网中山新闻爆料网济州岛旅游网易经风水大师网大数据信息网今日大同澳洲进口奶粉代购篮球球迷网物流信息网柳州螺蛳粉官网
今日廊坊生活网-廊坊地域曾涌现出西晋文学家张华、唐代诗人王之涣、北宋名相吕端、宋代文学家苏洵、元代名相史天泽、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六、刘七等人物。廊坊位于华北平原中东部,北起燕山南麓丘陵地区,南抵黑龙港流域,大部分为凹陷地区。廊坊市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廊坊市位于燕山山脉的南侧,有着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熔剂白云岩、水泥用灰岩、紫砂陶瓷用黏土、海泡石,以及地下热水、矿泉水等矿产资源。
今日廊坊 36533.cn©2022-2028版权所有